澆築構造柱混凝土防漏漿的方法
澆築結構柱的混凝土時,用振動棒振動,水泥漿往往會從模板與牆體的縫隙中流出。這不僅是混凝土的浪費,脫模後結構柱表麵也會出現蜂窩、孔洞、麻麵等現象。
這種問題的出現,除了燒結磚本身個體之間的幾何尺寸存在差異外,另一個主要原因就是牆體砌築時平整度和垂直度有誤差,這就使得構造柱模板與牆體連接處總是存在縫隙,不能緊密接觸,導致混凝土澆築時發生漏漿現象。針對這種通病,在施工時可采取一些措施,具體做法如下(圖8-50)。
(1)構造柱兩側直差附近的牆體,不得用規整的燒結磚砌築;灰縫砂漿要清理幹淨,不能突出牆麵。
(2)將約2mm厚的橡膠板剪成條狀。具體規格:一為與突出部分同寬、同高;另一個寬約5cm,長度與結構柱模板相同。
(3)牆體砌築和結構柱加固施工完成後,將膠條釘在結構柱兩側的牆上;膠條固定後安裝結構柱模板,模板與牆體間隙用膠條填充。
采用以上方法施工後,構造柱混凝土無漏漿現象,牆體直差與構造柱混凝土接口處清晰、美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