後摻法技術在預拌混凝土中的應用
這是一個老話題,但一直未得到足夠重視。下麵舉例說明後摻法的重要性:某高強管樁廠,在配製C60離心混凝土時,由於采用P.O42.5R型水泥,且水泥與茶係、三聚氯胺係高效減水劑適應性差,混凝土在攪拌後數分鍾內壩落度即產生較大損失。後選用三聚氯胺係高效減水劑,采取後摻法技術路線,混凝土各項性能指標均滿足設計要求,外加劑用量僅為同摻法時的2/3。
後參法即在混凝土拌好後再將外加劑一次或分數次加入到混凝土中(須經二次或多次攪拌)。後參法又分為:滯水法,即在攪拌混凝土過程中,外加劑滯後於水1~3min加入,當以溶液滲入時稱為溶液滯水法,當以粉劑摻人時稱為幹粉滯水法;分批添加法,即經時分批參人外加劑,補償和恢複壩落度值。采用後摻法有許多優點,應予重視。
由於預拌混凝土與現場攪拌的混凝土不同,外加劑後摻具有切實的可能性,而且可減少減水劑摻量、降低混凝土成本,可先行試點研究,再總結經驗,全麵推廣應用。
上一篇:混凝土堿含量標準問題?